对岸察觉到事态有异,继山东舰现身香港之后,又一款准航母即将开始首次海上试航。如果这次没有亮相还罢了,一旦我方这款准航母公开亮相,连美国国防部长都难以淡定。原因就在于,我方此次的准航母上装备了一款连美国海军梦寐以求的先进装备。
近期,我海军传来了重要发展消息——全球首款配备电磁弹射技术的准航母,编号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似乎已经准备进行首次海上试验。这次试航对我海军的发展意义重大,象征着我海军在迈向远洋蓝水能力方面又跨出了一大步。
此次“四川舰”有几个关键点值得特别关注。首先,076型两栖攻击舰的整体技术指标已经成熟到可以进行海上试验,这对076型的研发进程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必须明白,军舰建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开工建造到正式服役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舰艇下水后,造船厂与相关部门会依据设计指标和实际作战需求,开展多轮初步测试和技术改进。
经过反复调整与优化,076型两栖攻击舰将进入正式的海试阶段。这意味着其动力系统、导航系统、通信设备等关键技术参数已达到预期目标,舰体结构、水密性和损管系统等方面也已具备出海航行的能力。当多次海试顺利完成,船体性能稳定,且没有出现严重意外时,076型将完成最终验收,正式定型并交付部队使用。
展开剩余68%其次,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问世,代表我海军作战系统布局更加合理,填补了两栖登陆作战能力和航母数量不足的空缺,进一步完善了我海军的舰艇体系。举个例子,回顾1996年当时的两岸局势紧张,根据我方计划,陆军八个集团军、海军陆战队两个旅及其他部队,总兵力预计超过百万。
然而,当时海军的水面运输能力明显不足。第一批登陆部队总人数约10万,而海军所有运输舰艇合计最多只能运载1.38万人和30余辆坦克,这远远无法满足大规模登陆战的需求。正因如此,1996年的警示让我们意识到研发两栖登陆舰的必要性。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现如今我海军拥有8艘071型船坞登陆舰、3艘075型两栖攻击舰,以及大量军民两用大型滚装船,届时一次性运输至少5万人的重装部队实施登陆作战已成可能。
不过,075型两栖攻击舰也存在一定局限,其搭载的歼-35战斗机数量较少。预测一旦爆发冲突,我方三支航母战斗群将在海峡南北遏制美日海军力量的介入,而此时075型搭载的歼-35数量不足,极易被美军F-35战机突破防线,给登陆舰队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
因此,我海军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准航母平台,这种平台不仅能运送登陆部队,增强登陆运输能力,还能在战时保障登陆部队的制空权。这正是076型两栖攻击舰的核心价值所在。
若要比较075型与076型的区别,十分明显:075型更偏向于传统的两栖登陆作战,重点提升登陆部队的垂直立体登陆能力;而076型则偏向准航母角色,能有效填补航母数量的短期缺口,战时搭载歼-35战机,争夺并维护战区制空权。
“四川舰”拥有双舰岛设计,相较075型,其指挥能力大幅提升。再加上263米的全通飞行甲板、大型升降机和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使“四川舰”具备搭载重型战斗机起降的实力。这意味着理论上076型可以搭载歼-20隐形战机投入实战。与美军采用的中压交流电磁弹射系统相比,我方“四川舰”采用的中压直流综合弹射系统更为先进,效率也更高。
一旦进入战时,歼-20、歼-35、空警-600等多型军机将全面登上076型甲板,结合攻击-11无人机与翼龙无人机的作战配合,“四川舰”的整体战斗力堪称全球顶尖。
因此,076型两栖攻击舰的服役标志着我海军水面舰艇整体作战体系达到了几乎完美的水平。
发布于:天津市配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